培养孩子自我控制力的六大绝招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1-1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陈会昌说:“小时候的智商和自我控制力哪一个对将来生活幸福程度的预测力更大呢?不是智商,而是自我控制力。”
绝招1 给孩子温暖
父母对孩子关爱、敏感、尊重和平等是最重要的。要让一个孩子听话,最重要的首先不是严格,而是给他温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关心、敏感,孩子的顺从、合作行为就比较多。如果父母呵斥、冷漠、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他就会不合作、不听话。
有些家长说:“我让他往东,他非得往西;我说薄了,他非说厚了;我说是白的,他非说是黑的。”这只是孩子在某一个阶段的特点。有些做父母的总是呵斥孩子,孩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经常批评他,孩子就可能表现出上述的不顺从行为。
如果孩子接受的是平等、尊重的教育,父母总是用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你是不是觉得你怎么样了?”“你试试这样做好不好?”“你试试那样做好不好?”而不是总批评孩子做得不对,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不会专门和父母作对。
绝招2 策略性的奖励
孩子第一天扫地了,你说不错,奖给孩子1元钱,会促使他第二天还去扫地。第二天他又去扫地,孩子说:“妈妈,我今天又扫地了。”意思是你还得给他1元钱,你就给他1元钱。第三天他又去扫地,这次你不给钱了,这才是科学的做法。孩子说:“妈妈,我又扫地了。
”你冲他微笑一下,说:“是么?我知道了。”孩子说:“你还没给我1元钱呢。”你就说:“我知道了。”但是不提钱的事。第四天孩子又扫地了,说:“妈妈,我今天又扫地了。
”你这时候很高兴,奖给他1元钱。这孩子一想,前两天是一天1元钱,现在变成两天1元钱了。到第五天,他扫地的时候就不找你了,他知道今天不给钱,明天扫完才给呢。这就叫强化的间歇性。凡是物质奖励必须是这种间歇性的强化,当一个行为稳固以后,就要拉长时间,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人的习惯。
奖励可以分为三种:物质奖励、活动奖励、精神奖励。三种奖励结合使用才可能管用。
绝招3 培养共情心
一个女孩在学校欺负了另一个孩子。老师问那个欺负人的女孩:“你看,他怎么了?”女孩说:“他哭了。”老师问:“他为什么哭?如果你是他,他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样?
”这就是引导,这里没有一句道理,而是让孩子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反思,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共情心,共情心让孩子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别人的情感。
研究表明,经常采用引导法教育出来的孩子,行为自觉性比较高。那种一上来就打或训斥一顿,或者给他讲好多道理的孩子,行为自觉性比较差,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惩罚的时候就不敢干,大人没看见的时候就偷着干。但是用引导的教育方法,会使小孩和别人共情,他会想:我要是这么做了,别人会不高兴。
绝招4 正确的要求 令行禁止
妈妈摆饭桌,孩子在看电视,妈妈说:“过来吃饭吧。”这时候,孩子面临两件事情:一是对他有巨大吸引力的电视,二是对他没有太大吸引力但却有社会意义的吃饭。为什么说有社会意义呢?
家庭就是一个社会,别人吃饭,你也得过去吃饭,别人吃完了,你也得吃完,然后妈妈爸爸收拾桌子、刷碗,这就体现出家庭内部的一种和谐。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就要自我控制:“我不看电视了,我必须去吃饭。”但是按照孩子的本性,他不会马上去吃饭的,除非他那时候不想看电视了。
像这样的事情,一开始就要令行禁止。从一开始训练孩子到饭桌上吃饭那一天起,说过来吃饭就得过来吃饭。他不来怎么办?可以采用强迫身体控制方法,就是把他领过来,他闹、哭,都不用理他,只有关电视,吃饭。如果第一次这样做,即使孩子哭一会儿,也要坚持不让他看电视;
下一次吃饭,他还不来,你再把他领过来,他恐怕哭的时间就会短一点儿,或者不哭了;第三次,第四次就好了。
绝招5 取消一些权利
平时孩子在家里可以玩游戏、玩电脑,向妈妈要钱,周末晚睡一小时,这些都是属于孩子的权利。但是如果他犯了错误,可以取消这些权利,可以按照他犯错误的大小,决定取消什么权利。使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要前后一致。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妈妈这样,爸爸那样,或父母这样,爷爷奶奶那样。
尤其不要说话不算话,答应给奖励的不给奖励;说惩罚的,心一软就不惩罚了;说冷落他,过一会儿忍不住了,扑哧一笑,一切恩仇全解除,下次孩子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家庭是,爸爸妈妈负责管孩子,爷爷奶奶负责惯孩子,这种家庭教育对孩子很不利。
绝招6 某些行为不予理睬
忽视就是对孩子的某些行为采取不理睬的态度,装作没看见。这样做,等于使孩子的行为得不到结果,既不批评,也不赞成,这个行为就会慢慢地削弱。比如,孩子在家里,你在做饭,他摔门,或者使劲敲一个东西,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希望你去和他交往,但是你没有时间和他说话,他就捣乱。
这时候,你越说他越不行,等于强化了他的行为;你不理他,过一会儿他觉得这样做没有结果,就不做了。对孩子的有些行为我们是可以这样的,比如,他自己的东西找不到了,非得让你帮他,你就可以不理他,让他自己找,告诉他,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东西放到什么地方。如果你马上帮他找,以后他一有什么东西找不到,马上就来求你。
只要我们能够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适时、适当地采用上述几种方法,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就能慢慢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