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南京家教
当前城市:南京 [切换其它城市] 
nj.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南京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南京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南京家教网 > 才艺通 > 孩子犯错是要惩罚的

孩子犯错是要惩罚的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06
孩子犯错是要惩罚的

惩罚孩子的智慧:培养良好行为的教育手段

引言

我经常听到家长们对于如何惩罚孩子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怎样的惩罚才是合适的,同时也担心过度惩罚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门微妙的家教艺术。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应该受到惩罚。例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但是他仍然应该意识到这是他的过错,并为此道歉。家长应该相信孩子的无意,并鼓励他勇于承认错误。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良性转化,因此惩罚的“量刑”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过重的惩罚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而轻微的惩罚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我们在惩罚孩子时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惩罚。

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与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时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告诉孩子他应该如何行动、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以及如果不遵守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例如,如果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应该让孩子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最忌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避免讽刺挖苦,更不能使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刺激孩子的自尊心。

点到为止莫唠叨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避免过度唠叨,因为孩子会对这种唠叨产生反感。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而且,经常性的唠叨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就事论事莫牵连

家长在训教孩子时应该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孩子最厌恶家长在训斥时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教育效果的降低。因此,家长在训教惩罚孩子时要一事一议,切勿搞牵连。

事后说理不可无

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家长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并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以上的智慧和方法,家长可以更加有效地惩罚孩子,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并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我们必须谨慎使用,避免过度惩罚或使用不当的方式。只有在恰当的情况下,用正确的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更多-

最新教员

  1. 马教员 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2. 陈教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遥感科学与技术
  3. 施教员 徐州工程学院 小学教育
  4. 邵教员 徐州大学 电气自动化
  5. 兰教员 南京林业大学 林产化工
  6. 刘教员 南京师范大学 电子信息
  7. 卢教员 南京工业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理
  8. 杨教员 南京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9. 杨教员 南京工程学院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